其他

【首届“曲江楼观杯”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】禾 源|营魄抱一楼观台

2017-05-21 禾 源 东方散文
东方散文

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

题字:山东一水堂书院院长阎夫之



首届“曲江楼观杯”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

23号作品

营魄抱一楼观台



我借助古人留下的许多文字,一字字一篇篇地阅读,搭起了一座通往历史端头的心桥。我把一头架在楼观台上,一头架在自己的心头,让思绪独自行走,行走!

清风徐徐送爽,游客熙熙攘攘,他们走的是自己的路,不管是抬头看云,还是俯首望路,或是左顾右盼沿途风光,各自的路都在脚下,正合着所谓:“兽有兽迹,鸟有鸟道”。可当下众人与我相随,由“道”而牵,随“路”而趋,群集于终南山上。沐浴朗朗日光,呼吸澄清山气,怀揽亘古道风,释放长年沉积淤结,清心明澈,情不能自已便轻轻地诵读着: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万物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……”享受着“天下第一福地”的福祉。

楼观台,青砖铸躯,巍然耸立,我无法清点她有多少青砖,更无法估算她有多少粉瓦,正如我无法读尽这里滋长的许多故事一样,只可意味着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我在金碧辉煌的色泽里,借来历史长风,化作一把刮骨的尖刀,剔去时代的粉抹,再从西王母娘娘的昆仑山上盗来一钵天池之水,洗涮时代的粉尘,寻觅着当年那尊承载着一个敢悟天道、地道、人道的大哲人青牛原色。我倚着楼观台,看山,看水,看树,看道观。我迷迷糊糊把终南山当作了那尊青牛,黑土是皮,黄土是肉,绿色是装,青灰如犀角,金碧辉煌则是万道霞光。老子骑着他一路走来,冒着酷暑,渡过夏季水沛泛滥的黄河,经过内讧不已的晋国,辗转到日渐强大的秦国,接着又从咸阳出发一路西行,直到这里——当年的大散关。

登斯楼,望穷山绵绵,此起彼伏,把远山推来,把近景浪去,巍峨昆仑究竟能不能随山行而来,随风走而去,我见山问山,见景问景。天地之父母,该知道老子西行的目的所在,是出西域到喜马拉雅山背后迦毗罗卫国去会释迦牟尼?还是因为耳闻在以色列和犹太国流传着天堂、天国的传说困惑不解而出走散心?指树为父的老子,他告诉了我,“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为惚恍,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,以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”世间万象若存若亡,惚惚恍恍,唯遵循古代道法,才能驾御现在万物,古代的之“无”现在之“有”一隐一显,这就是道纪。他的西行,不是想与释迦牟尼论道,更不是因基督有天堂而困惑,而想的是昆仑山上的王母娘娘。

有人说:老子在精读简册《山海经》、《穆天子传》中得知:“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,是西王母所居地。”这玉山就是昆仑山,山上不是冰天雪地,而是云蒸霞蔚,遍地奇花异草,山上之民,长生不老,个个吹笙鼓簧,雅乐萦绕,就是一个仙境。还听说王母娘娘培育出一种蟠桃食之就可以不饮不食,长生不老。因此而向往。

我想是也不是,老子是个圣哲,难道不知人之寿命的短暂,哪能长生不老呢?他说:“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,是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而人皆有所生,有生就有死,哪能长生。他寻求的是自然之道,并非是神仙之道。说是,又因为西王母娘娘在昆仑山上过得正是人兽和谐的生活,正是自然道法。《山海经》中云:“西王母其状如人,豹尾虎齿而善啸,蓬发,戴胜,是司王之厉及五残。”这正合是他道法自然要找的先贤,故而向往。

一路西行,老子不像孔子周游列国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他一贯主张“不言之教”。只因为大散关的尹喜一再强留,不讲走不了,便心生水性,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”顽抗不如顺变,柔草不怕劲风,枯杆难负急雨。不管是尹喜看星象断高人路过礼劝留住,还是后得知是老子强留,但终究在终南山的讲经台留下了万古不朽的《道德经》。在这里深深埋下道教之种,且生根发芽,遍地弥香,道教之灵魂尤如日光树影永远抱守在这里。若说楼观台是这一魂魄承载之躯,那块镌刻着“楼观台”的石碑就是当年尹喜的化身,守护着老子的灵魂家园,许多道观袅袅香烟升腾着虔诚的膜拜,楼观台四周的一草一木,一石一水,都写满着道法。

我血脉里流的是五谷化成的血液,我精神世界的源头,则长着一棵仙桃。乡村故事里,八仙之外的一位九仙,就是一个放牛郎食得山间的一粒仙桃羽化成仙。我吃遍山里的野果,总祈望着自己也能得到一粒仙桃,也许我的愿望就是一个村子人的愿望,也是许多村外人的愿望,你看那“炼丹炉、吕祖洞”不证实了这一点吗?仙桃找不着,就炼仙丹,他们以为采集天地灵芝、圣草、精石经炼丹炉所炼,就能跟仙桃一样效果的仙丹,可谁知仙丹一样难成。多少人来到这炼丹炉前,无数次伸手,总接不到一粒。然而神仙是人做,吕祖就是人修成。我满怀信心,打开心扉,把自己的灵魂交给这终南山的老树,清风,天池之水,顿觉身心清爽,就如食下一粒粒仙丹,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这就是老子《道德经》在终南山营魂抱一所赐的仙丹,“不失所其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”。

终南山,楼观台,载老子营魂抱一,永寿其昌。



东方散文,感情求真,思想求深,角度求新,视野求广,语言求美。请支持如下稿件:人性之美、大爱情怀、乡愁、亲情友情爱情、生态情怀、性灵自然等。

主编:刘莉

 微信号:buxiangxin6666

东方散文合作平台:今日头条、一点资讯、凤凰网,一经采用,全网推出。

微信号:dfsw123456

普通投稿邮箱:hebeilli@163.com

曲江楼观杯征稿邮箱:dfsw1997@163.com

重要通知


【万元大奖 等你来拿】首届“曲江楼观杯”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征文启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